3月20日,嘉定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系统正式上线,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无须提出申请,救助款项就会自动打入其银行账户。一改以往医疗救助需要线下窗口申请、递交补正材料、人工校验计算等传统的审批流程,“免申即享”实现了让数据“跑路”,用政策“找人”。
一、对象“零申请”
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实施后,系统会自动匹配救助对象及其对应的医保交易记录,每月对上月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自动救助。救助对象线上线下均不需要提交任何申请,在家就能坐等医疗救助资金自动到账。同时,一网通办平台还会以短信形式及时告知对象相关医疗救助信息。
二、审批“零材料”
区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市医疗救助数据共享平台,动态、同步获取救助对象资格信息、医保交易记录及职保综合减负、居保大病理赔、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等数据,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告别纸质材料,为街镇经办审核校验减负,也解决了纸质档案保存不便、查询不易的问题。
三、计算“零误差”
系统通过识别救助对象人员信息、救助类型等,科学设定运算规则,引用系统现有数据计算,确保救助对象分类管理、救助资金准确无误。同时,对大额发票设置预警,人工干预判断是否有前位保障需要扣减,规避重复报销、超规定报销风险。
四、救助“零遗漏”
利用医保系统全量交易数据,实现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应救尽救”,原来线下依申请救助时出现的部分救助对象因不了解政策不知道申请、因发票费用过小或发票遗失等不想、不能申请的情况将得到有效避免。
目前,我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尚处于试点阶段,覆盖人群主要集中在本区低保及重残无业对象(不包括职保及居保大病人员),约占救助对象总数的2/3。救助对象也可以通过线下申请、实时结算等途径享受医疗救助相关待遇。年内,我区将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个人清算机制,对实际救助金额超过应救助金额的,超出部分费用以补扣或追缴方式予以追回。